文档搜索 > 中學中國語文

中學中國語文


中三級學習單元四 

結構和組織──層次分明、周密全面 

一、學習目標

      認識說理和議論的結構特點,以培養段落分明、嚴密周全的組織能力。

二、學習重點

    閱讀範疇:

  • 分析寫作方法(分析篇章結構)
  • 理解段落(找出篇章的前後、銜接關係,理清層次,概括段意,如找關鍵語句、主題句)
 

    寫作範疇:

  • 佈局謀篇──開頭結尾
  • 實用寫作(通告)
 

    聆聽範疇:

  • 理解語意──理出語脈(理清說話的前後關係)
 

    說話範疇:

  • 組織結構(組織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前後連貫)
  • 說不同類型的話(辯論)

三、課節

     共 20節 


教學活動 構思和備註
1-3  
學習重點  
  • 聆聽範疇:理解語意──理出語脈(理清說話的前後關係)
 
教學步驟  
  1. 引導學生明白要聽出別人說話的脈絡須掌握說話的大綱。重溫邊聽邊做筆記,和聆聽時把握關鍵語句、主題句的聆聽策略。
教師預先錄製一則時事評論節目。
  1. 學生聆聽一則時事評論兩次。
 
  1. 學生利用工作紙,在第二次聆聽時邊聽邊記錄重點,整理成大綱後分析該則時事評論的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從而掌握該段說話的前後關係。
工作紙見附件。
  1. 派發聆聽文稿,著學生從閱讀角度分析該則文字的議論三要素。比對聆聽所得,掌握聆聽時理出語脈的策略。
《蘋論》「劃定貧窮線不是扶貧的好辦法」3/10/2000
  1. 總結
 
4-6  
學習重點  
  • 閱讀範疇:理解段落(找出篇章的前後、銜接關係,理清層次,概括段意,如找關鍵語句、主題句)
 
教學步驟  
1. 講讀種因《享福與吃苦》。  
2. 著學生從各段中找出重點詞、主題句。  
3. 引導學生利用各段主題句概括段意。  
4. 引導學生找出篇章的前後、銜接關係,理清層次(按內容的邏輯關係安排層次──層層遞進的關係),例如︰  

 


?第一層次(第一段)

    立論──當時中國人的大毛病,是只圖享福,不願吃苦。

 
?第二層次(第二、三段)

    吃苦是人的責任。

    吃苦的人多,社會國家自然富強,否則社會國家會衰弱,國人也終至吃苦而已。

 
?第三層次(第四、五段)

    吃苦的價值與享福的危機。

    吃苦能夠鍛鍊頑強意志以擔負起重任;享福容易造成懶散精神甚至導致亡國。

 
?第四層次(第六段)

    吃苦與享福的關係。

    以吃苦始多以享福終。真正的享福者,先要備嘗艱苦,而後苦盡甘來。

 
?第五層次(第七、八、九段)

    勸導青年人做人要從吃苦做起。

    訓勉讀者在國家危難之際,要有勤懇、不懈的精神,革除浮奢,從吃苦做起。

 
5. 總結  
7-10  
學習重點  
  • 閱讀範疇:理解段落(找出篇章的前後、銜接關係,理清層次,概括段意,如找關鍵語句、主題句)
 
  • 說話範疇︰組織結構(組織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前後連貫)
 
教學步驟  
1. 引導學生利用概念圖理清《享福與吃苦》結構。  
2. 導讀梁啟超《最苦與最樂》,理清層次。  
3. 著學生利用概念圖自行分析《最苦與最樂》的結構。  
4. 評估活動: 評估重點︰
  ?以《勤有功,戲無益》為題,寫演講辭一篇。

  ?幾個學生在課堂上演說。

    ?其餘學生邊聽邊記錄重點,就組織結構方面加以口頭評論。

    ?被點評的學生作出回應。

組織結構(組織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前後連貫)

學生已初步掌握演講的技巧。(中二單元五學習重點)

5. 總結  
11-12  
學習重點  
  • 閱讀範疇:分析寫作方法(分析篇章結構)
 
  • 寫作範疇:佈局謀篇──開頭結尾
 
教學步驟  
1. 重讀《享福與吃苦》,著學生分組討論,分析本文的開頭結尾──以議論開頭,好處是開宗明義點明主題;以自然式結尾,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引導學生了解好的開頭結尾對文章結構所起的作用。

 
2. 著學生默讀《六國論》,分析文章開頭結尾的特色。幾個學生發表個人分析所得。  
3. 引導學生明白《六國論》開頭結尾的特色──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啟示結尾,出於主題,深化主題。  
    開頭︰論點所在──「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結尾︰主旨所在──借古諷今,以六國破滅的故事諷諭北宋每年向外族輸幣納絹乞取苟安是自取滅亡的行為。
 
4. 透過答問,引導學生明白文章開頭結尾的重要性──好的開頭能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或開宗明義,或引人入勝等,好的結尾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深化主題,或增添作品的理性色彩,或予讀者以警策等等。  
5. 重溫已學過篇章的開頭結尾,例如

    ?《想和做》(開門見山,鮮明醒目;總結全文,宏觀概括)

    ?《懷疑與學問》(名言導入,引人入勝)

    ?《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雋語結尾,激發深思)

 
評估活動  
學生修改事先已完成的習作──修訂演講辭的開頭和結尾。 評估重點︰

佈局謀篇──開頭結尾

13-14  
學習重點  
  • 寫作範疇:實用寫作(通告)
 
教學步驟  
1. 建議班會主辦辯論比賽。著班會在課堂上召開會員大會,引導學生商議賽例、舉辦日期、報名日期、截止日期和獎勵方法等。 處境寫作。
2. 教師利用學校近期通告講解通告的性質、對象、內容、結構和表達形式。  
3. 分組討論︰學生根據情境,就對象、內容、用語等方面,擬寫通告。學生個別完成習作,然後同學互評,教師從旁指導並選出較佳習作,著學生修改後張貼在班會佈告欄上。  
15-20  
學習重點  
  • 說話範疇︰說不同類型的話(辯論)
 

 


教學步驟  
1. 收看/收聽一場辯論比賽,並完成工作紙。 學生須填寫工作紙上正負雙方的主辯和副辯發言的內容大綱;從中掌握辯論的語言技巧。

示例︰

「大專辯論賽2001」──香港輸入內地專才製造本地人飯碗

(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1/udebate/20010401.html/)

2. 引導學生分析並掌握辯論的語言技巧。
3. 舉行辯論比賽︰

  ?以《近墨者黑》為辯題,舉行辯論比賽

    ?根據學生在單元三完成的作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

  ?學生自行組隊後選出主辯、副辯﹑台下發問代表

  ?其餘學生組成評審團

4. 進行辯論比賽︰

  ?選出勝方,並著各位同學加以評講

  ?總結

收看辯論比賽與舉行辯論比賽須分段進行,以便學生有足夠時間準備。
 

 

附件

聽出語脈 

  1. 第一次聆聽錄音(不必寫下重點)
  2. 再次聆聽該段錄音(運用邊聽邊做筆記,和聆聽時把握關鍵語句、主題句的聆聽策略)
 
重點︰
                 
 
整理成大綱︰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劃定貧窮線不是扶貧的好辦法》 


      

論點

 論證過程

結論

 
 
 
 
 

論據I 論據II 論據III

 
 

論點: 

論據I 

論據II 

論據III 

論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昂纲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下载网

Copyright © 2011
文档下载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和我们联系。tousu#anggang.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