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搜索 > 成效 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上午校及全日制 S

成效 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上午校及全日制 S


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上午校及全日制 

STEWARDS POOI YIN PRIMARY SCHOOL (AM&WD)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

2006-2007 

學校報告

SCHOOL REPORT 
 

 

辦學宗旨

本校以基督為典範,以全人教育為目標,著重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的發展,使他們具有優良的品格,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並能得著豐盛的生命。  

我們的學校

學校簡介

本校是一所由政府資助的小學,成立於一九九一年九月,於二零零四年九月小一轉為全日制。本校設備完善,有課室二十四間(包括一間多用途室及英語自學中心和兩間多用途醫療科學健康中心),並設有小花園、有蓋操場,籃球場、禮堂、音樂室、資訊科技學習中心、電腦室、中央圖書館、資料室、學生輔導室、接見室、學生活動室、教員室、教員休息室、家長資源中心和福音園地等,並設有升降機、傷殘人士洗手間及進出斜台等。

學校管理

本校於一九九八至一九九九年度開始推行校本管理。

  • 本校校董會主要由辦學團體和校長組成。

校董會架構 


成員 辦學團體 校長 家長 校師 校友 獨立人士
06/07 5

83.3%

1

16.7%

0 0 0 0

學校實際上課日數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小一至小六(1)在校曆表中總上課日數;和(2)供授課用的總上課日數(不包括學校發展日、學校旅行、考試、學期終活動等學校活動):
 
 

各主要學習領域的課時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在小一至小六時間表中分配給各個學習領域的課程時間的百分率,

中國語文教育包括中文科及普通話科,小學常識科包括常識科、倫理宗教科及電腦科,藝術教育包括視覺藝術科及音樂科。 
 

我們的學生

班級組織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各級開設的班別數目及學生人數(男生/女生/總數)


級別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總數
班數 1 1 2 2 3 4 13
男生人數 11 19 36 37 52 57 212
女生人數 13 16 26 35 44 48 182
學生總數 24 35 62 72 96 105 394
 
 
 
 
 
 
 

學生出席率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學生出席率: 
 
 

我們的教師

教師資歷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有教師27人,當中包括一位外籍英語教師。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取得碩士學位或以上的教師佔15.4%,學士學位的佔88.5%,大專(非學位) 的佔11.5%,中六中七的佔0%。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i)教師持有專業資歷(教育深造證書/文憑、教育學士、教育證書、在職教師培訓和非學位教師學歷評審認可資歷)有92.3%;(ii)已接受中文專科訓練的教師有90.9%,接受英文專科訓練的教師有71.4%,接受數學專科訓練的教師有63.6%;和(iii)達到語文能力要求的英文科佔71.4%,達到語文能力要求的普通話科教師佔100%。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教師達到基本級資訊科技能力水平(BIT)佔100%,中級資訊科技能力水平(IIT)佔97%,中上級資訊科技能力水平(UIT)佔97%,高級資訊科技能力水平(AIT)佔3%。 
     
     
 
 
 

教師經驗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教師具有0至2年教學經驗的有7.69%,6至10年教學經驗的有7.69%,11年或以上教學經驗的有84.6%。
 
 
 

校長專業發展

  • 校長於二零零二至二零零五的第一個三年周期參與有關有系統的學習、實踐學習和為教育界及社會服務等活動的時數分別是356小時、50小時及48小時;二零零五至二零零六年度校長參與有關有系統的學習、實踐學習和為教育界及社會服務等活動的時數分別是59小時、3小時及21小時。而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校長參與有關有系統的學習和為教育界及社會服務等活動的時數分別是55.75小時及21小時。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校長參與持續專業發展活動的總時數是76.75小時。 
 

 

 

主要關注事項(成就與反思):

重點發展項目一:

「愛己愛人盡真心,健康快樂耀社群」- 建立關愛文化 (成就與反思):


成就
 
透過不同途徑向學生傳遞訊息
  • 輔導組已透過校內展板、透過輔導活動協助宣傳學校主題。
  • 各科組均能配合本年度關注事項及主題編寫科組計劃書,注入關愛文化及活動,並將訊息傳遞給學生。
  • 各班將與主題有關的活動及學生作品張貼在課室內,加強學生對主題的認識。
  • 課程主任於跨學科專題研習週進行全校學生工作坊,帶領學生清晰掌握校本主題,並設計研習主題。
  • 校長及教師於早禱集會期間向學生傳遞與校本主題有關的關愛文化。
 
 

透過不同途徑的課堂學習活動加強有關校本主題的訊息

  • 本年度訂定主題為「愛己愛人盡真心 健康快樂耀社群」 各科組配合所訂定的主題及口號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
  • 各科組均能配合本年度關注事項及主題編寫科組計劃書,注入關愛文化及活動,培養學生關心自己、愛護學校及社區、關懷`家人及別人的品德。
  • 透過「盡訴心中情」口語訓練活動,全校約60%學生能於說話訓練中,表達個人意見。學生更認識自己。
  • 學生透過古詩詞的背誦,表達對自己、他人、父母的關愛之情。
  • 各級學生自由參加「洋溢?愛?社區」-大埔區關懷計劃之徵文比賽,六年級A班胡杏鈺同學於比賽中取得優異獎。學生透過作文,更認識及關懷社區。
  • 數學組關注學生對數學的自信心與能力,安排「達標試」給測驗、考試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為不同能力的學生,安排不同的機制。
  • 全校各級同學於視藝科完成最少一個配合校本主題「關愛家人」的作品。透過不同的創作,培養學生關愛家人。
  • 宗教組重整早禱周訓、經文,並有75%次數帶領學生每星期為學校提出的事項禱告,關心學校。
  • 學生參與校內的「E-card傳心意」資訊科技活動,同學藉此機會表達對老師和同學的關懷。三至六年級超過90%的學生送電子心意咭給同學及老師。此活動更配合校外「LOVE粒種子暖暖情E-Card傳情」比賽,6D班黃瑜茵更獲得優異獎,本校亦獲最投入學校獎。
  • 為配合學校主題,張貼班相片於課室門外,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同學間互助互愛的良好品德。
  • 透過成長課,80%以上學生認為課程能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有助提升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透過多元化的課外學習活動,強化學生對校本主題的認識

  • 透過「拉闊思維」計劃,100%四年級學生參與校本「思維啟迪」劇場,除學習創意思維技巧,更懂得關懷別人。
  • 宗教組利用每日的早禱集會、團契、福音聚會及福音週的活動,帶領學生從認識主去領

    悟關愛的重要。

  • 學生透過校本閱讀計劃培養健康的價值觀。
  • 一至三年級學生參與「生命教育故事齊來聽」計劃,學生透過此活動,更認識自己及關

    懷別人。

  • 常識科為各級安排由出版社教育支援組協辦的科技探究活動,學生表現熱衷、積極,並

    發揮合作、互助、解難等精神。

  • 常識科為各級安排參觀活動,各班超過95%學生均有出席有關活動。學生可從不同的場所進行學習及養成良好的態度和禮儀,並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經歷。
  • 學生利用塗鴉區創作與校本主題有關的內容。
  • 逢星期三小息時段均配合學校主題口號,播放不同的音樂或歌曲,向學生傳遞健康的訊息,培養學生關愛的美德。
  • 音樂科成功為四、五及四至六年級組織合唱團,透過定時的練習,於本校聖誕崇拜當天作為表演隊伍,並參加校際音樂節比賽及在畢業禮中獻唱,培育學生的自信、合作精神、欣賞能力及尊重他人的態度,培育健康的個體。
  • 在多元智能活動期間播放配合學校主題口號的不同音樂或歌曲,培養學生有關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
  • 全校小一至小三學生參加第三屆遊戲日。 100%的學生參加比賽。 活動深受學生的歡迎。透過遊戲,能促進學生彼此的感情, 同時能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親子遊戲也十分受家長歡迎,能提昇家校關係。
  • 全體小四至小六學生出席運動日,當日活動能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並加強同學間的友情。
  • 100%的學生完成課堂普通話朗讀。表現優秀的學生安排於星期四普通話活動日時在雨天操場表演,提昇學生的聽說能力及興趣。培養學生欣賞別人。
  • 本年度課程發展組推行「多一點關懷 多一點愛心」計劃,學生透過支持或感謝話語,關懷校內不同的工作人員,加強彼此的關係。本校超過90%的學生參與此計劃,利用愛心咭表達自己的心意。
  • 課程發展組推行的「愛心大使」計劃,高年級學生能幫助低年級學生檢查家課冊,發揮關懷弱小的精神。
  • 教師根據學務組的安排,將每班「拔尖輔導課」的學生分為兩組,於不同時間進行輔導,設計合適的教材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課程,關注學生的需要。
  • 學校為了關顧及勉勵學生,激發學生的鬥志,令他們奮力向前。學校於第一次測驗後,替六年級學生進行「調組」。五年級教師按照學生於第一學期英文科及數學科的成績進行「調組」。
  • 新來港學童及轉校生的英文及數學程度較低,學校特別安排他們加入加強輔導教學班為旁聽生,幫助他們打好基礎。
  • 為了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擴闊和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五、六年級英文科及數學科依學生的成績分為信、愛、勤、恒四組,加強輔導班的學生由原班科任教師在下午任教。這安排更有效地跟進加強輔導班學生的學習需要,並能實施全校教師參與加強輔導班的模式。各組人數依信、愛、勤、恒次序遞減,以便照顧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學生。
  • 外間機構及學生輔導主任為五、六年學生舉辦青春期講座。關注學生成長的需要。
  • 六年級學生參與升中適應講座,關注六年級學生的需要。
  • 鄰舍輔導會為學生舉辦3A計畫、愛心大使義工訓練、德育攤位、講座及提供區本課後支援服務:跳躍計畫,加強學生關心社區的事情。
  • 部份四至六年級學生參加校際獨奏比賽,項目有鋼琴和古箏。透過此活動,提升學生的獨立能力和信心,令學生懂得尊重及欣賞別人的美德。
  • 全體學生參與學校集體操後,80%的學生能養成每天做運動的好習慣,關心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的態度。
 

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實踐機會

  • 中文科與圖書館老師合作,編印《培賢文集》。每班最少2名學生的作品經任教老師推薦,並由中文組老師評核及修訂,刊載於《培賢文集》內。
  • 學生參與常識問答比賽,學懂尊重及欣賞別人的態度。
  • 全體學生參與足脊護理講座及四、五年級全體學生參與足脊健康檢查(服務由環宇綜合健康中心免費提供),提高學生醫護的常識及關心自我成長的健康。
  • 39位家長出席足脊護理講座,增強親子關係及提高學校與家長的聯繫。
  • 全校約70%學生能於筆記簿內進行與校本主題有關的寫作及生活速寫。
  • 學生透過古詩詞的背誦,表達對自己、他人、父母的關愛之情,全校約有80%學生能於課堂內與外參與古詩詞的背誦活動。
  • 95%的學生製作花燈,並於2006年9月份在校內展覽,令校園增添節日的氣氛。
  • 合唱團於本校聖誕崇拜當天作為表演隊伍,與同學歡渡佳節。
  • 四至六年級部分學生參加校際鋼琴和古箏獨奏比賽,學生會關心自己的進展情況及與有關同學交流心得。
  • 六年級全體學生欣賞「跳躍音符伴成長—香港管弦樂團音樂教育計劃」音樂會。
  • 活動組為師生舉行「我的行動承諾-全民潔港 活出健康」承諾日,全校師生宣誓,並簽署承諾書,承諾注重健康。
  • 每天早禱前,全校教師和學生一起做集體操,養成天天運動的良好習慣。
  • 三至六年級學生參加小學體適能獎勵計劃,養成每天運動的良好習慣。90%以上學生能考取體適能獎章。
  • 學校小食部繼續售賣健康小食,學生進食健康小食。
  • 不定期檢查學生背書包的方法,及進行書包磅重。
  • 舉行營養早餐會,學生懂得選擇營養早餐和天天進食營養早餐的良好習慣。
  • 參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的「二零零六年綠化校園資助計劃」,在校園進行園圃種植,綠化校園。
  • 學生經學校的教導懂得正確使用洗手間,並保持洗手間清潔,愛護學校設施。
  • 「大埔倡健學校計劃」,學生參與健康教育活動。加強認識健康的生活。
  • 學校適時舉行升旗禮。使學生認識升旗禮禮儀及於升旗禮進行時的正確態度,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
  • 學生擔任環境保護大使,參與環境保護委員會舉辦的各項環保活動,並能身體力行,在學校推行環保活動,及推廣環保訊息。
  • 學生參與多元智能的體藝活動及專業導師興趣班,活動包括體育、音樂、武術及視藝等,增強人際溝通的能力。
  • 學生參加各種配合學校課程或學生成長需要的專題講座及參觀活動,培養全人的發展。
  • 學生參加小息時提供的康體活動,例如: 跳繩、康樂棋、籃球等。學生能與同學分享歡樂及懂得與同學相處的方法。
  • 學生參加各種體藝校際比賽活動,學生懂得欣賞別人及追求卓越。
 
反思
  • 為配合學生成長需要和培養他們的品德,部分成長課課程內容須作修訂。 
  • 須召開「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教師會議,讓教師更清楚了解校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和給予適當的關注。
  • 須加強與家長及區內青少年服務機構的社工聯繫,為學生提供適當及適時的支援。
  • 靈活和適當地為加強輔導班的學生編排學習時間,以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
    下年度五、六年級英數科的加強輔導班學生會由原班科任在下午任教,以便更有效地跟進加強輔導班學生的學習需要,並實施全校教師參與加強輔導班的模式。
  • 活動組須加強「我的行動承諾-全民潔港 活出健康」承諾日活動的跟進活動,並配合學校發展及校本主題,編排合適活動。
  • 學藝活動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及提供不同的機會,讓學生選擇活動,發掘自己的興趣和潛能。
  • 「大文豪、小作家」活動形式有所更改︰改為全年2次,上下學期各一次;取消「最佳評選員」活動;以及與《培賢文集》工作配合等。藉以上的變動,以節省時間,增加學生欣賞及投票機會,並建議來年繼續施行。
  • 增設「大文豪、小作家」電子版,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欣賞同學優秀的作品。
  • 老師利用展板介紹不同的藝術家,並展出其作品,讓同學有機會在校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
  • 根據常識科任老師的反映,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態度有待改善;本科教師將透過課堂教學及活動,加強言傳身教,提升學生的品德情操。
  • 增加學生於陸運會的參與性,提升學生對運動的興趣。 
  • 「拉闊思維」計劃,會於四年級學生進行,學生學習創意思維技巧,更懂得關懷別人。
  • 來年並沒有小一學生及高年級學生擔任的工作繁多,課程發展組決定取消推行「愛心大使」計劃。
  • 跨學科專題研習週繼續進行,探討的主題須配合校本發展的方向。
 
 
 
 
 
 
 
 
 
 
 
 
 
 
 
 
 
 
 
 
 
 
 
 
 
 
 
 
 
 
 
 
 

主要關注事項(成就與反思):

重點發展項目二:

促進學與教的效能:加強優質課堂教學策略(成就與反思):


成就
  • 所有科目均能因應既定的課程主題編寫進度表,並與同級教師商議適當的教學策略。
  • 為了加強監察整體課程和各主要學習範疇的推行,在全年的教師會議及各科科務會議上均匯報科務,共商對策,檢討教學效能。
  • 中文、英文、數學、常識四科老師全年共舉行了六次的共同備課會議,提升教學策略,建立了教師的交流文化及習慣。
  • 加強與國內教育同工的專業交流,國內數學科特級教師邢老師駐校一年,為本校數學科教師進行備課會,透過會議及工作坊,令數學科教師更能掌握教學技巧,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
  • 本年學校推行小四中文科高階思維能力訓練計劃,四年級中文科推行拉闊思維教學活動,透過聯校共同備課會議、工作坊等,提供教師教學交流的機會。教師撰寫教學計劃,設計教學活動,並進行試教。拉闊劇場更擴大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更開放空間,讓統籌學校教師及拉闊思維學習計劃統籌導師進行觀課,進行專業交流,教師們的協作、互相的支持,令拉闊思維教學更具成效,並提升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技巧。
  • 100%中文科教師能根據「推展優質課堂教學策略」及系統評估模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寫作活動。100%老師全年最少4次運用創意思維教學策略,與學生進行寫作練習。
  • 為配合學校的關注重點「課堂教學的策略和技巧」,95%數學科教師能每星期安排最少兩次心算及每月一次自擬題練習。100%數學科老師按著不同的課題,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透過體驗及思考進行智性學習。
  • 一至六各級學生已於課堂上學了不同的閱讀策略。
  • 香港小童群益會為學校舉辦了「優質教師工作坊」。
  • 教育局教育心理學家為學校舉辦了「認識及處理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之教師工作坊」。
  • 三至六年級全級在同一節課堂上英文科及數學科,學生可以分組上課,方便教師安排協作教學。
  • 本校外籍英語教師為英文科教師進行教師工作坊,提供多元化的教學策略。
  • 課程發展組提供不同的教學策略給教師參考,並鼓勵教師因應教學內容及學生的能力,多方面嘗試,鼓勵教師與同級科任教師或與各科科主任商談。
  • 全校教師在教師專業發展日,參與友校(聖公會嘉福榮真小學)舉辦的拉闊思維學習工作坊,學習不同的教學策略,增強教師的專業發展。
  • 小三、小五及小六英文科教師與外籍英語教師進行校內協作教學計劃,提升課堂教學策   略。
  •   學校更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局或大專院校舉行的研討會及教師工作坊,並運用所學到 
    的教學策略,令學生的學習更具成效。
  • 學校為教師提供不同的教學參考資源,多方面支援教師,令教學更暢順。
反思
  • 透過不同的會議,定期檢討各科的課程進展,協調科組間的工作,監察課程發展目標的成效,確保教學的成效。
  • 學校鼓勵及支援教師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
  • 學校會致力鼓勵及支持教師透過共同備課會議,於課堂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施教,並關
    注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令學與教更具成效。
  • 檢視各科組計劃書,確保學校的關注事項進一步得到落實,各科能配合學校的發展計劃。
  • 課程發展組建議各科科主任帶領本科的發展,並為科任教師提供教學建議,促進課堂教學的成效。
  • 鼓勵教師透過備課會議,分享教學心得,加強教師的專業交流,令教學更順暢。
  • 因應學校班級編制的轉變,教師工作繁重,學校宜重新檢視共同備課會議的安排,建議一級一班的教師可彈性因應需要安排備課會,其他級別全年也須利用共同備課會議,進行專業的交流。
  • 小四中文科高階思維能力訓練計劃的成效顯著,課程發展組建議中文科四年級下年度沿用「拉闊思維學習計劃」。其他科目可利用「拉闊思維學習計劃」的教學策略,設計教學,提升學生多角度的思維能力。
  • 「拉闊思維學習計劃」於四年級中文科推行,教師須加強運用有關高階思維能力訓練的教學技巧,關注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 外籍英語教師可與英文科教師商議工作坊的內容,以切合課堂教學的需要。
 
 
 
 
 
 
 
 
 
 
 
 
 
 
 
 
 
 
 

主要關注事項(成就與反思):

重點發展項目二:

促進學與教的效能:運用評估的結果回饋改善課堂教學(成就與反思):


成就
  • 各科組均能配合本年度關注事項及主題,編寫科組計劃書,並利用不同的評估方式及結果,改善教學。
  • 所有科目均能因應既定的課程主題編寫進度表,安排適當的評估,並適時地參考評估結果,改善教學。
  • 各科教師依據計劃書及進度表,給學生安排適當的評估,並利用不同的評估方式及結果,改善教學。
  • 五、六年級英文科及數學科依學生的成績分為信、愛、勤、恒四組,加強輔導班的學生由原班科任教師在下午任教。教師依照學生的能力施教,並因應學生的需要設計不同的練習及課堂活動。
  • 實行多元化評估模式,於寫作課內加設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估等評核方法。學生、家長、教師只會給予評賞指數及意見,並不給予分數。教師及學生運用評估結果,修訂教學及學習。
  • 「趣默樂趣多」默寫活動。於「跨越100分默寫的年代」中,80%學生全年最少2次於「趣味默寫」中取得超越100%的默寫分數。
  • 各級每次測考後,教師檢視評估結果,改善教學。
  • 數學科舉辦「數學日-數學問答比賽」,透過學生的參與,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改善教學。
  • 數學科專題設計,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師透過對學生的評估,改善課堂教學。
  • 數學科教師透過各級的「自擬題」的自評和互評方向,改善教學。
  • 根據常識科教師觀察所得,大部份學生均在學習上深感興趣;而根據各項成績評估紀錄顯示,學生的學業成績普遍偏高。反映教師的教學卓越。
  • 學生於視藝科專題研習作品中,懂得運用美術知識。
  • 視藝科老師認為視藝科學習歷程檔案反映學生的創作意念。
  • 同學曾於課堂評賞3件或以上的藝術品,視藝科的欣賞導向課堂教學能發揮成效。
  • 各級學生完成跨學科專題研習報告,部分學生具備對專題研習的認識及擁有處理專題研習的能力。
  • 四年級中文科推行「拉闊思維學習計劃」,教師運用有關的課堂教學技巧,學生踴躍參與課堂討論。
反思
  • 各科各組須定期及不定期舉行會議,與科任教師緊密聯繫,檢討教學策略、評估模式和評估結果及進行改善教學工作。
  • 鼓勵及支持教師透過共同備課會議,探討不同的教學策略,並利用不同的評估模式,考查學生的學習,並修訂教學,改善教學效能。
  • 因應校外評估模式的需要,學校須檢視校本的評估模式與校外評估的關聯,建立完整評估機制,並修訂校內的教學模式及課業,回饋學與教。
  • 四年級中文科教師須加強彼此的合作,探討及修訂教學策略,關注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訓練。
  • 教師須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評估,並跟進學生的學習及修訂教學策略,致力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
 
 
 
 
 
 
 
 
 
 
 
 
 

 

運用「學校發展津貼」計劃書成效報告 

學校: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上午校及全日制

學年:2006/07 


項目 關注重點 推行計劃 表現指標 評估機制 成效
課程發展

(1)

減輕教師處理非教學工作的工作量,使他們能專注發展有效的學與教策略  
聘用一名兼職教學助理

˙預備及製作教具、教材

˙處理一般文書工作、雜務

˙協助整理電子試題庫

˙協助整理工作紙資料庫

˙與教師進行協作教學

˙協助教師當值

˙替學生進行功課輔導

˙能於3日內完成教師交與教學助理的教具及教材

˙能有效率及準確地處理文書工作及一般雜務

˙能按時打印及整理工作紙及試卷

˙能準時當值及管理學生秩序

˙能協助學生完成每天的家課

˙評估表評核兼職教學助理的工作表現

˙教師意見調查 

˙92%教師認同教學助理能製作教材及教具供教師使用。

˙95%教師認同教學助理大致上能於3日內完成指定工作。

˙教學助理能按進度將試題打稿。

˙教學助理能有系統及有條理地整理各科各級工作紙。

˙教學助理欠缺課堂教學經驗,協助老師上課方面的成效不明顯。

˙90%教師認同教學助理能協助教師當值。

˙100%教師認同教學助理成功地替學生進行功課輔導。

˙1位教學助理的工作減輕全體教師的工作量。

 

 


項目 關注重點 推行計劃 表現指標 評估機制 成效
課程發展(2) 減輕教師教學的工作量,使他們能專注發展校本課程 聘用五名拔尖班教師

˙課後指導學生家課

˙課後替小三至小六學生進行拔尖補底教學

˙跟進拔尖班學生的個別差異

˙與老師合作,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與家長聯絡,共同解決學生的問題

˙拔尖班學生於課後完成中、英、數家課

˙教師於課後替小三至小六學生進行拔尖補底教學

˙教師能處理學生的問題

˙家課統計表

˙教師意見調查

˙94%教師認同拔尖班教師能按照學生的學習需要,指導他們完成家課。

˙89%教師認同拔尖班教師安排合適的教材替小三至小六學生進行拔尖補底教學。

˙大部份拔尖班教師能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88%教師認同拔尖班教師經常與老師聯絡,共同解決學生的學習及行為問題。

˙當拔尖班教師發現學生的行為出現問題時,會致電學生家長,共同尋求解決方法。

˙拔尖班教師的工作減輕全體教師的工作量。

課程發展(3) 減輕教師處理資訊科技教育及與其有關的工作量,鼓勵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 聘用一名資訊科技技術員

˙擔任電腦科助教,為教師準備電腦室

˙協助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

˙處理數碼資源 

˙100%能妥當地預備電腦室

˙教師在應用資訊科技上得到即時的協助及指導

˙被培訓的學生掌握更多電腦知識

˙評估表評估資訊科技技術員的表現

˙評估表評估教師對資訊科技技術員的支援

˙100%的教師認同資訊科技技術員在電腦課前將電腦室預備妥當,並有效地發揮助教的功用。

˙94%的教師認同資訊科技技術員能有效地支援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於教與學。

˙100%的教師認同資訊科技技術員能有系統地整理數碼相片及影帶,供教師使用。

˙資訊科技技術員的工作能減輕教師處理資訊科技教育及與其有關工作的工作量。 
 
 
 

項目 關注重點 推行計劃 表現指標 評估機制 成效
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聘用機構:

˙英語話劇

˙95%的學生能正確地朗讀話劇的對話

˙90%的學生喜歡參加英語話劇訓練

˙教師的觀察

˙英語話劇教師的評估表

˙83%的學生能正確地朗讀話劇的對話。

˙學生在英語會話及聆聽能力方面有進步。

˙83%的學生投入英語話劇訓練,並參加比賽,及在畢業禮演出;學生享受其中的樂趣。

˙購買英語話劇服務能減輕全體英文科教師的工作量。

 
 

 

運用「增加的有時限學校發展津貼」成效報告 
 

學校: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上午校及全日制

學年:2006/07 


項目 關注重點 推行計劃 表現指標 評估機制 成效
課程發展 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使他們能專注學習評估的推行工作 聘用三名拔尖班教師

˙課後指導學生家課

˙課後替小四至小六學生進行拔尖補底教學

˙跟進拔尖班學生的個別差異

˙與老師合作,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與家長聯絡,共同解決學生的問題

˙拔尖班學生於課後完成中、英、數家課

˙教師於課後替小四至小六學生進行拔尖補底教學

˙教師能處理學生的問題

˙家課統計表

˙教師意見調查

˙94%教師認同拔尖班教師能按照學生的學習需要,指導他們完成家課。

˙89%教師認同拔尖班教師安排合適的教材替小四至小六學生進行拔尖補底教學。

˙大部份拔尖班教師能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

˙88%教師認同拔尖班教師經常與老師聯絡,共同解決學生的學習及行為問題。

˙當拔尖班教師發現學生的行為出現問題時,會致電學生家長,共同尋求解決方法。

˙拔尖班教師的工作減輕全體教師的工作量。

 
 
 
 
 
 
 
 
 
 
 
 
 

財務報告

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

2006至2007年度財務報告

(會計年度由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


   收    入   支    出 
  $ $
承上結餘(政府基金及學校基金) 2,290,899.69 -
I.政府基金    
(1) 營辦開支整筆津貼    
(甲) 一般範疇    
修訂行政津貼 818,412.00 800,772.00
學校及班級津貼 413,028.70  
日常運作開支 (包括雜用開支、清潔費、郵費、交通費、印刷費、消耗品、維修保養費用等)    
    郵票及印花   3,964.00
    報紙及雜誌   2,561.00
    慶祝及招待   25,267.70
    核數費用   -
    花圈,花籃   300.00
    培訓教職員   1,630.00
    電話費   9,308.00
    交通費   6,559.60
    $500以下雜支   817.80
    教師用的課本地圖   2,442.10
    消耗物品   7,388.70
    清潔用品   26,565.00
    獎品   5,695.90
    學生圖書   16,791.30
    水費   7,132.60
    急救設備   1,837.10
    運動   10,337.00
    課外活動   6,500.40
    印刷品及文具   55,535.30
    燃料及電力   188,940.10
科目津貼 (包括活動教學津貼、目標為本津貼、普通話津貼、公民教育津貼等)    
   課程發展津貼 23,851.00 26,225.00
   普通話津貼 1,197.00 600.00
   德育及公民教育津貼 7,038.00 42.60
校本管理補充津貼 111,454.00 104,786.63

財務報告

香港神託會培賢小學

2006至2007年度財務報告

(會計年度由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 


   收    入   支    出 
  $ $
其他津貼 (包括訓練及發展津貼、增補津貼、升降機保養津貼、多媒體電腦津貼等)    
  培訓津貼 6,303.00 1,950.00
  增補津貼 3,247.00 6,150.00
  升降機保養津貼 68,916.00 52,476.00
  資訊科技綜合津貼 254,854.00 232,574.43
小結: 1,708,300.70 1,605,150.26
(乙) 特殊範疇    
校本輔導方式的輔導訓育計劃經費津貼 5,506.00 490.00
中文廣泛閱讀計劃津貼 6,224.00 10,217.40
英文廣泛閱讀計劃津貼 6,224.00 9,224.00
學生輔導服務津貼 213,256.00 150,003.00
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 47,520.00
學習支援津貼 110,000.00 68,792.00
成長的天空計劃津貼 86,879.00 80,673.00
學校發展津貼 761,712.00 920,379.01
小結: 1,189,801.00 1,287,298.41
(2) 不會納入「營辦津貼」的津貼    
家具及設備津貼 86,629.00 162,831.70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津貼 26,200.00 22,999.00
電子學習金計劃津貼 9,960.00 8,000.00
改善資訊科技基礎設津貼 2,000.00 85,300.00
小結: 124,789.00 279,130.70
II.學校津貼 (一般津貼)    
堂費 - -
捐款 85,731.50 26,844.93
籌款 12,133.10 12,133.10
具特定用途的收費 (空調電費) 75,975.00 64,722.24
校舍工程 100,000.00 21,837.00
小結: 273,839.60 125,537.27
2006/07年度總虧欠      (386.34)
2006/07年度終結總盈餘   2,290,513.35
 

 

學生表現

學生的體質指標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男學生的體質指標如下: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女學生的體質指標如下: 
     
     
     
     
     
     
     
     
     
     
     
     
     
     
     
     
     
     
     
     
     
 
 
 
 
 
 
 
 
 
 
 
 
 
 
 
 

學生的閱讀習慣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有小一至小三學生121人。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有小四至小六學生273人。
 

學生在學校圖書館借用閱讀物品的百分率


  06/07 07/08 08/09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每星期一次或以上 12.40% 21.98%        
每兩星期一次 19.01% 13.55%        
每月一次 18.18% 13.19%        
少於每月一次 43.51% 34.08%        
從不 6.9% 17.20%        

由於2006年10月份、11月份及2007年3月份有個別學生因患水痘及手足口病,受影響班級因隔離而有一段時間不能到圖書館借閱圖書。詳情如下: 

2006年10月11日至10月24日,有一年級學生患手足口病,一至三年級學生需要留在課室,不能到學校圖書館借用閱讀物品。 

2006年11月8日至11月28日,有三年級學生患水痘,一至三年級學生需要留在課室,不能到學校圖書館借用閱讀物品。 

2007年3月2日至3月22日,有小一及小六學生患水痘,學生需要留在課室,不能到學校圖書館借用閱讀物品。 
 
 
 
 

學生參與校際項目和制服團隊的情況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小一至小三學生在校際項目的參與率有7%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小四至小六學生在校際項目的參與率有53%
  • 校際項目包括校際體育項目、學校音樂節和學校朗誦節。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小四至小六學生在制服團隊的參與率有24%。制服團隊包括公益少年團、童軍和女童軍。 
 
 

  •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本校校際項目及制服團隊的學生參與率如下:
 
  06/07
項目名稱 人數 參與率
校際體育項目 123 31.3%
學校音樂節       50 12.7%
學校朗誦節 50 12.7%
童軍 22 5.6%
女童軍 6 1.5%
公益少年團 33 8.4%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校際活動獲得的獎項


類別 比賽 / 組織名稱 獎項/ 獎品詳情
2006/07
視藝 1. 
 
 
 

2. 
 
 


 
 

.


 
 

中國少年兒童造型藝術學會

青少年書法報社

黑龍江旅遊局

哈爾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藝術教育促進會

PHE國際青少年書畫大會 
 

中國少年兒童造型藝術學會

青少年書法報社

黑龍江省旅遊局

哈爾濱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

湖南省中小學書法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

湖南省中小學美術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

長沙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第九屆冰雪情全國師生書畫攝影作品邀請展

金獎1名

銀獎2名

銅獎7名 

第六屆PHE國際中小學生幼兒美術書法大賽

優異獎6名

三等獎3名 

第九屆冰雪情全國師生書畫攝影作品邀請賽

金獎1名

銀獎2名

銅獎8名 

「雛鷹杯」慶香港回歸十周年全國青少年兒童優秀美術書法攝影展

少年兒童組銀獎1名

少年兒童組銅獎7名

少年兒童組特等獎1名

少年兒童組佳作8名

音樂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五十九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古箏獨奏亞軍1名

鋼琴獨奏優良獎1名

鋼琴獨奏良好獎2名

中文聖詩組合唱良好獎1隊

朗誦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 第五十八屆香港學校朗誦節

中文獨誦冠軍1名

中文獨誦優良獎8名

中文獨誦良好獎9名

英文獨誦季軍3名

英文獨誦優良獎8名

英文獨誦良好獎10名

體育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大埔區小學分會 
 
 
 
2006-2007年度第九屆大埔區小學校際田徑錦標賽

男子甲組100米亞軍1名

男子特別組400米冠軍1名

男子特別組100米冠軍1名

男子特別組400米殿軍1名

學術 1. 
 
 

.2 
 

3


 


 
 
 
 
 


香港小童群益會 
 
 

廉政公署社區關係處 
 

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數理學教育學會 

保良局

民政事務總署 
 
 
 
 

香港神託會學校社會工作學生服務中心 (屯門)

「洋溢.愛.社區」- 大埔區關懷計劃之徵文比賽

優異獎1名 

「誠信之家創未來」- 大埔區倡廉活動

小學故事重整及對白創作比賽季軍1名 

2006-2007年度全港18區小學數學比賽

一等獎6名 
 

第32屆全港青少年學藝比賽

2007香港小學數學精英選拔賽

計算競賽二等獎1名

計算競賽三等獎3名

數學競賽二等獎1名

總成績二等獎2名 

融」「義」工程 ?同建 (校際標語設計比賽)

小學組季軍1名

服務 1. 
 
 
 
 
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

教育統籌局

環境保護署 
 

二零零六至二零零七年度學界環境保護獎勵計劃暨學生環境保護大使計劃

 學生環境保護大使優異獎20名 

 

社會服務 ( 2006-2007)

  1. 環保為公益慈善清潔運動-清潔校園

    學校公益少年團團員學生,由負責老師帶領,於校園、球場和梯間等地方,進行清潔運動,並且為公益金籌募善款。

    ( 參與人數: 50人) 

  1. 富亨頌雅金豬獻瑞耀新春牧童笛表演

    由六位六年級學生,於新春期間,於富亨村河馬廣場,為區內居民表演牧童笛。

    ( 參與人數: 6人 ) 

  1. 「親子共建耆英情」探訪長者活動

    本校家長教師會和鄰舍輔導會大埔北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合辦的「親子共建耆英情」探訪長者活動,安排家長及學生,探訪浸會愛群社會服務處大埔浸信會區張秀芳長者鄰里中心的長者。

    ( 參與人數: 40人 ) 

  1. 參與香港神託會45周年慈善綜藝晚會表演

    參與「香港神託會45周年慈善綜藝晚會」的時裝表演和武術表演。

    (參與人數: 40人) 
     

    1. 參與「國際獅子會腎病教育中心及研究基金」售旗活動

          本校學生及家長參與「國際獅子會腎病教育中心及研究基金」的親子賣旗活動。

        (參與人數: 54人) 
     

      學校未來發展計劃的關注事項

    本校根據學校發展計劃和周年校務計劃的評估資料,於校務會議時和老師檢視及進行強弱機危分析,配合校本需要和課程改革的趨勢,本校二零零六/零七至二零零八/零九年學校發展計劃的主要關注事項為:

        1. 「愛己愛人盡真心 健康快樂耀社群」-建立關愛文化
        2. 促進學與教的效能

           2.1加強優質課堂教學策略

           2.2運用評估的結果回饋及改善課堂教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昂纲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下载网

Copyright © 2011
文档下载网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和我们联系。tousu#anggang.com
返回顶部